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必須牢牢抓住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這兩個着力點,實現二者之間的緊密協同。推進這項工作,需要把握課程思政的中心命題和思政課程的本體要求,在知識屬性層面确認個體性-社會性互動是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起點,基本前提在于建立起知識與發展的聯系,主要方式為個體與社會雙向循環互動,最終目标是幫助個體理解社會并進入社會。當前,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還有一些列突出問題亟待解決,需要以三愛構築高校課程體系、以三全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以三變優化思政課程教學,促進二者之間形成個體性-社會性的生動聯系,這是當下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實踐指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1],要求高校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闡明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特别強調,“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這一指示要求推動包括專業課程在内的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指明了方向,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其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已不言而喻,然後,這一根本任務究竟如何落實,還處在迷思階段[3]。就課程而言,一直以來,高校把專業課程理解為智育,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理解為德育,導緻課程育人功能的結構性缺失,“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4]現象未能根本改變。聚焦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追尋專業課程知識所蘊含的情感意志、理性思維、價值傳承和文化意義,已經成為當下高教戰線的基本共識。在此基礎上,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形成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日益得到重視。當前學界主要集中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研究。有學者從育人整體出發,認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統一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中[5]。有學者從課程屬性出發,認為課程思政唯有與思政課程保持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認同的“同向”,才能形成協同效益[6]。還有學者從課程功能出發,認為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價值和教學方法,課程思政拓展思政課程的師資力量、課程載體和教育資源[7]。
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不僅需要正确把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更需要建立專業課程、思政課程所蘊含的知識以及知識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生動聯系,才能更好發揮育人功能。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起點是什麼,在實踐中究竟怎樣實現二者有效統籌,這是當前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從一般意義上來說,課程思政所依托的課程是高校根據培養目标所開設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課程,這類課程是由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的、分門别類的人類認識成果所構成的知識邏輯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課程内容是由占主導地位的政黨理論、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等所構成的思想價值體系。從課程内容上看似相對分離的兩類課程教學之間如何實現統籌,顯然需要把握課程思政的中心命題和思政課程的本體要求,在知識屬性層面确認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起點。
1
發展個體性價值是課程思政的中心命題
所謂發展個體性價值,就是課程知識教育對個體發展重要性程度由少到多和由低到高的改變,即課程教學所引起的學生在身心智力等多方面發生的正向改變。發展知識的個體性價值,實現課程學習由“知其然”(知識是什麼),到“知其所以然”(知識是怎樣産生),再到“知其必然和當然”(如何正确運用知識),是專業課程教學的終極價值追求,也是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價值支柱。多年來,“課堂教學是立德樹人主渠道”的理念,已經确認了課堂是最經常、最普遍的育人方式和育人途徑。專業課程對個體的發展到底是什麼?從課程内容來看,專業課程是由比較穩定和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所構成,反映的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程和發展水平。通過課程教學将知識傳遞給學生無疑對個體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這是最常見最普遍的專業課程發展個體的形式。但如果隻是将表層化的知識傳授作為其發展性,無視知識所蘊含的情感意志、理性思維、價值傳承和文化意義與個體發展的生動關聯,必然消解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因為專業課程是由知識與價值、觀念與思想、邏輯與方法等構成的,除去課程知識外,還具有十分豐富的發展個體性價值要素,有必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挖掘好、提煉好、運用好這些豐富的要素資源,拓展專業課程學習對于個體發展的意義。
因此,專業課程教學應當建立與個體發展的多維聯系,其中既有“知其然”層面的聯系,也有“知其所以然”和“知其必然和當然”等層面的聯系,在認知能力、情感品質、價值判斷、理想信念等多維度追求為個體帶來實質性發展。一方面,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習得并占有人類千百年來形成的認識成果,在認識世界上達到人類認識曆史高度的同一性,使個體由自然的人發展為曆史的人;另一方面,通過知識符号這一中介建立起個體與所在社會的聯系,推進個體由認識社會到認同社會再到發展社會,使個體由曆史的人發展為社會的人。
2
發展社會性價值是思政課程的本體要求
所謂發展社會性價值,即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幫助學生逐步達到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進而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表現與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協調起來。任何國家的教育都有意識形态的屬性,都必須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這是教育的内在特性和價值責任。對于我國高等教育而言,到底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還是培養社會主義的破壞者或掘墓人,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發展大局。回答好這一問題,是思政課程教學的政治使命和終極追求。“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8],在馬克思看來,社會性是人的本質的集中體現。依據馬克思主義“人與社會”關系内在統一論,思政課教學内容體系必然内在包含“一體化的兩個方面”——“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和“為學生發展需要服務”,并使這兩個方面有機融合為一個教學内容整體[9]。其中,“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體現了思政課程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為學生發展需要服務”體現了思政課程與個體發展的關系,但其實質為通過人的發展實現社會發展。因此社會發展是思政課程的主體要求,是用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來影響學生,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符合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符合現實社會發展進程的人。
思政課程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四個自信”和做到“兩個維護”的主戰場。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是當代中國發生曆史性變革和取得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和内在動力,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以此構成思政課程的主要内容。“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10]。但也應當看到,占主導地位的思想不會天然地出現在學生的頭腦中,必須通過思政課程教學進行思想灌輸,引導大學生對主導思想在認知基礎上産生認同,在認同基礎上産生信念,在信念基礎上自覺踐行服務社會穩定發展。反之,如果淡化弱化思政課程教學,必将導緻主導思想在課堂“失蹤”“失聲”,甚至動搖社會穩定發展的根基。因此,作為維護國家意識形态安全的主戰場,思政課程不僅影響甚至決定着接班人問題,而且影響甚至決定着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複興。
3
“個體性-社會性”互動是統籌二者的邏輯起點
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不僅在于更好地讓學生接受知識,而且在于充分實現知識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但何以統籌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作為反映人類認識成果,課程思政是發展專業課程個體性價值的存在,思政課程是發展相關課程社會性價值的存在,要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統籌,其邏輯起點是在知識層面構成“個體性-社會性”的生動聯系,從而有效統籌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
在教學過程中,課程與課程的相遇、知識與知識的相遇十分值得關注。因為從課程的角度看,“沒有課程是完美的,因為它不能預測學生、教師和情境的不确定性的變化”[11]。因此,課程與課程的相遇以及知識與知識的相遇能夠彌補單一課程的“不完美”,改變學生停留于單一課程知識的學習狀态,形成不同課程、不同知識之間的交叉融合與互動互補。就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而言,統籌二者的關鍵在于增進兩類課程知識的相遇,提升“個體性-社會性”互動,更好地實現個體通過知識學習由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到進入社會、發展社會,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主體。也隻有進入并促進社會發展,學生的個體價值才能夠得到最大程度體現。面對具體的課程學習或知識内容,教學需要追問的不僅是學生掌握了什麼知識和技能,更要追問學生是否與知識所表達的情感、态度和價值觀達成一緻,以及是否與所處社會的政治觀念、價值标準、道德規範達成一緻,引導學生從個體發展到促進社會發展,以及在融入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個體發展。
第一,“個體性-社會性”互動前提是建立起知識與發展的聯系。這是因為,沒有知識與發展之間的聯系,學習知識隻是了解反映客觀世界規律的符号存在,這些“符号存在”連接學生個體以及社會的意義無法建立,更無法形成“個體性-社會性”的互動。實際上,缺少與發展聯系的知識學習屬于應試型學習,追求的隻是表層化的知識認知和記憶過程,勢必忽略個體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不僅無法真正理解知識以及知識所蘊含的自然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和實踐意義,學生無法理解知識對于個體發展、社會發展的價值所在。隻有在知識與發展之間建立聯系,才能破除将占有知識作為課程教學終極目标的積弊,打通知識由個體發展到社會發展轉化的通道,并在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互動中提升知識學習的意義。對于課程思政所依托的專業課程知識,建立發展聯系強調的是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理解知識和傳遞知識,将知識以及知識本身固有的自然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和實踐意義引入學生的生命發展,實現知識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為由個體發展到促進社會發展積蓄能量。對于思政課程知識,建立發展聯系不僅強調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社會,更在于幫助學生進入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并成為社會活動的主體,為更好地實現個體價值提供基礎條件。
第二,“個體性-社會性”互動方式是個體與社會雙向循環互動。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不是簡單的集合,也不是孤立靜止的狀态,而是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相互作用與影響,交替上升的雙向循環互動過程。從知識傳遞過程來看,知識與學生聯系追求的是将表層化的知識認知過程向情感實踐、文化實踐、價值實踐、生活實踐的轉化和進階,新的知識被接收必然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觀念和社會生活體驗産生互動,從而引起學生基于已有知識、經驗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的理性思考,達成更有意義的學習狀态。一方面,課程思政升華了專業課程知識傳授的意義,不僅是學生與客觀規律的相遇,更是學生與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的相遇,發展的不僅是個體的知識結構,更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情感與處世的價值觀,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讓個體更加理解社會,為進入社會發展社會創造條件,實現由個體發展上升為社會發展。另一方面,思政課程知識體系作為具有一般社會現實烙印的政黨理論、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在傳遞過程中必将受到學生個體認知方式以及鮮活生活體驗的印證,具有現實社會意義的知識内化為學生個體對社會的認知,從“社會現實的一般知識”變為具有個體差異化的知識系統,為學生進入社會實現個體發展打開通道,達成由社會發展躍遷至個體發展的轉變。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變可能是正向的或反向的,其關鍵在于是否結合個體實際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引導。
第三,“個體性-社會性”互動目标是個體理解社會并進入社會。課程學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從前人那裡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吸收并繼承人類社會關于客觀規律知識的思想遺産;另一方面在于通過與自我情感态度價值觀以及社會生活體驗的連接,在理解、思考、探究和重構的基礎上,将知識轉化為個人知識,從而形成自我認識社會并進入社會的方式。因此,學習過程中的“個體性-社會性”互動不是目标而隻是手段,其目标在于幫助學生構築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社會,到進入社會再到發展社會,這也是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主旨所在。從表層上看,不論是專業課程還是思政課程,其知識内容都是反映客觀世界規律的符号存在,但從内容上看,知識是一種社會存在,因而知識學習的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最終的目的也在于理解社會進入社會以及發展社會。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是以知識與發展的聯系為基礎,構成“個體性-社會性”之間的互動過程。脫離了思政課程的社會性價值,個體發展難以把握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誤入歧途;脫離了課程思政所依托專業課程的個體性價值,社會發展将缺少動力能量。因此,作為學習過程中的組成部分,“個體性-社會性”的互動關鍵在于通過互動實現知識學習的表層意義達成為學習的自然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以及精神意義。
4
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實踐指向
近年來,高校思政課程建設成效顯著,課程思政建設正在逐步推進,但也要看到,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協同效應還有待增強,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理解把握“有誤區”的問題。有的高校沒有正确把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整體設計不夠,既有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現象,也有課程思政成為“顯性化”以及思政課程“隐性化”的錯誤傾向。二是課程思政“有短闆”的問題。部分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不足,存在“不願幹、不想幹、不會幹”的困境。三是思政課程“有弱項”的問題。部分思政課堂教學從統編教材體系到特色教學體系的轉換不夠,未能與學生未來人生發展建立聯結,教學實效有待提升。
破解以上問題,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緊密協同,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思考,明确統籌的原則和思路、方法和路徑,這是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們迫切需要以“三愛”構築高校課程體系,以“三全”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以“三變”優化思政課程教學,增強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個體性-社會性”互動。
第一,以“三愛”構築高校課程體系。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的教育方針的明确要求,是高校課程體系建設的根本任務。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根基在于課程體系堅持“愛黨”根本、“愛國”原則和“愛社會主義”方向,确保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個體性-社會性”互動始終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更不是反對派和掘墓人。堅持“愛黨”根本就是課程體系建設要擁護黨的領導不遊移,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産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12]。高校教師隻有堅決擁護黨的領導,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結合課程内容實際诠釋“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才能增進學生對黨的信賴、信念和信心,才會避免一切反對、動搖共産黨執政地位的言論和行為進入課堂。堅持“愛國”原則就是高校課程體系建設要站穩中國立場不動搖,引導培養學生愛過去的中國、愛現在的中國與愛将來的中國。高校教師要勇擔實現中國夢的國家使命,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弘揚中國精神、着力凝聚中國力量,凝聚共同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隻有高校課程富有中國心、飽含中國情、充滿中國味,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堅持“愛社會主義”方向就是高校課程體系建設要堅守社會主義方向不偏離。隻有幫助學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内涵和精神實質,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實踐要求,深刻領悟夯實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傳統根基與實踐土壤,才能引導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覺認清個人發展與社會主義發展息息相關,把愛黨和愛國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第二,以“三全”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隻有堅持全課程覆蓋、全要素融入和全過程保障,才能落實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的育人責任,推動課程知識從個體發展到社會發展的轉變。堅持全課程覆蓋,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應當注意到,人才培養本身就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高校每位教師、每門課程都承擔有育人責任。因此,需要深入梳理每門課程教學内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例如,公共基礎課程要注重在潛移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專業教育課程要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課程的知識性和人文性;實踐類課程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堅持全體系融入,打通課程思政建設環節。要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準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内容,落實到課程目标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讨、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推進有關内容進人才培養方案、進教案課件、進考試。同時,還要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将“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相結合,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實習實訓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社會體驗。堅持全過程保障,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制度。在現有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管理等質量标準中,有機融入育人水平和質量等反映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效的指标點,并将其作為評價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師績效考核的首要指标,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内化為教師的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建立健全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培訓機制,将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意識和能力作為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幹研修的重要内容,不斷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水平。
第三,以“三變”優化思政課程教學。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重點在于思政課程教學要根據培養目标變課程教學目标、根據專業特色變教學内容、根據學生特點變教學方法,不斷拓展思政課程教學内容與學生個體的對接通道,推動課程知識與學生個體發展形成緊密聯系。根據培養目标變課程教學目标,要求思政課程教學緊密對接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标,着力提升課程目标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度。思政課程應當主動運用OBE理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在堅持思政課程教學總體要求的基礎上,主動對接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建立思政課程與培養方案畢業要求之間的支撐關系,破除思政課程“千課一面”的積弊。根據專業特色變教學内容,要求思政課程在遵循課程教材體系的基礎上,科學實施從統編教材體系到彰顯專業特色教學體系的轉換。例如,對于教育學類專業學生,應補充引導學生争做“四有”好老師的教學内容;對于工學類專業學生,應補充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大國工匠精神的教學内容;對于農學類專業學生,應補充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的教學内容。根據學生特點變教學方法,要求思政課堂破除“滿堂灌”“一講到底”的傳統課堂形态,從知識的說教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帶領學生共同思考分析問題,成為學生的學習夥伴。針對思政課程内容多、學時少的特點,要主動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打破課堂時間邊界,通過課前導學、線上自主學習、課堂重點難點講解、線上線下深度讨論、過程性考核等方式,将思政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模式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模式轉變,構建師生共生發展的課程學習共同體,增進師生的生命交往,從而取得更優化的學習效果。